九游会J9-娇兰翻车启示录,美妆消费者需要科研新故事

更新时间:2024-10-29 类型:公司新闻 来源:九游会J9·(china)官方网站-真人游戏第一品牌

文|仪美尚

在美妆产业“卷科研”的战火愈演愈烈之时,娇兰却在这一问题上连续“塌房”。

近日, 有网友在LVMH集团旗下美妆品牌娇兰的“明星产品”帝皇蜂姿焕活复原蜜(昵称:黄金复原蜜)海报上发现,其宣称具有“修护抗老”功效的数据来源,竟是仅有11人的实验样本。

这一发现迅速激起广大消费者的质疑与讨论,#娇兰卖780元的护肤品实验样本只有11人#的话题迅速登上微博热搜榜,截至目前,该话题的阅读量一度突破4300万。截至发稿,娇兰品牌方均未在官方平台做出任何相关回应。

值得关注的是,这已经是娇兰第二次在科研营销上翻车。今年年初,娇兰上新的御廷兰花金致焕采系列,宣称首次采用量子生物学技术,该说法也遭到了国外知名博主“打假”。

无独有偶,近日,国货品牌谷雨也因天价精华,以及在全球顶级科学期刊发文,而陷入争议。

当科研营销成为翻车重灾区,美妆品牌如何才能做好科学传播?中国消费者又需要什么样的科研新故事?

实验样本仅11人,功效结果可信吗?

娇兰黄金复原蜜的海报信息显示,该产品在标签上有一列小字标注为“该数据来自于娇兰品牌内部,为11名24到61岁的女性志愿者(10名高加索裔及1名非裔)单次使用本品于前臂后经仪器测试得出的结果。”

图片源于Guerlain法国娇兰官方微博

对此,仪美尚查询了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进口备案系统。该产品备案信息显示,自2022年12月至2023年1月期间,娇兰黄金复原蜜确实共进行了11次人体功效评价试验,其中,国内实验4次,国外实验7次。

根据上述研究数据,显示该产品具有“增强屏障和皮肤完整性“和“增强弹性纤维的强度、延缓老化机制”的功效结果。但随着此事件被爆出,社交平台上有不少网友对于该产品的有效性及安全性产生了质疑。

仪美尚梳理发现,质疑声大多聚焦于受试者数量上,普遍认为此实验数据样本人数较少,不能代表该产品具有宣传功效,“11人连抗性不良反应都凑不齐”。

图片源于进口普通化妆品备案信息官网

有业内人士表示,在化妆品实验检测中,30个受试者的样本才被行业普遍认为可得出某结论。但中国检验科学院某教授表示,按照统计学原则,不同检测方法要求样本量不同,比如常用的T检验(一种常用的假设检验统计方法),通常不低于10个样本量即可。

此外,在娇兰该产品的备案信息中可看到,有6次实验的受试者数量为30人,5次实验的受试者为11人。“从统计学上来说,样本的数量越大越好,但是通常认为30个样本就可得出结论,因此娇兰并没有做虚假宣传。”荃智美肤生物科技研究院研发总监张太军认为,其产品功效结果是可行的。

仪美尚知识产权导师刘奕岑律师认可此观点,《化妆品功效宣称评价规范》中并没有对人体功效评价试验的人数提出要求,“虽然按照统计学来说11人确实比较少,但是本商品在药监局有明确的备案功效,11人的试验也是明确写在备案信息中的,说明监管部门是认可的。”

定价780元的贵妇级产品,值得吗?

除了样本数量备受争议,娇兰该产品的受试者人种,也成了质疑点之一。娇兰黄金复原蜜海报小字信息显示,受试者为10名高加索裔及1名非裔,“竟然没有1个亚洲人参与实验,能证明对国人有相同功效吗?”有网友如是表示。

不过,其备案信息则显示,有4次实验的受试者为中国人,其余包括高加索人、非裔、西班牙裔等。

仪美尚采访获悉,目前国内监管层面并无硬性规定,要求必须选择某些特殊的人种进行实验检测。

上述中国检验科学院某教授坦言,受试人群是功效评价的重要组成,不同人种之间可能会有皮肤生理的差异,但是目前似乎尚未有明确的针对具体参数的研究结论。“专为亚洲市场设计的产品,才须提供针对亚洲人的测试报告。”张太军补充说道。

此外,仪美尚还发现,在该产品的11次实验中,仅有3次实验起止时间较长为51天,其余8次实验起止时间均不超10天,有3次仅为1天。

图片源于进口普通化妆品备案信息官网

对此,有不少业内人士认为,人体面部肌肤的自然代谢周期为21至28天,通常意义上,护肤品的测试时间应不小于28天才具有说服力。“一般实验的有效数据要设立7天、14天、28天等测试周期,以涵盖产品使用后的多个时间点,尽量排除个例情况对测试结果的影响,来保证测试的相对准确性。”某品牌研发人员补充道。

相关实验数据的曝出,引发了消费者对娇兰产品性价比及定价合理性的质疑。

据了解,此次事件中涉及的娇兰黄金复原蜜,最早于2014年上市,迄今已售卖长达10年时间。该产品的规格有15ml、30ml、50ml、60ml及100ml,售价分别为440元、780元、1170元、1560元及1830元,其中,价格为780元30ml的规格为热销款。

该产品自上市以来,就依靠“蜂蜜”、“蜂王浆”等主要成分主打“黑蜂修护科技”,借此成为娇兰的爆款明星产品,在天猫“Guerlain娇兰官方旗舰店”中,累计销售更是高达7万+。

此事件曝光后,不少消费者在社交平台直言,“贵妇级产品,实验数据还这么糊弄人”、“定价这么贵是让消费者交智商税吗?”

“科技开发”成美妆营销噱头 消费者会买单吗?

上文提及,娇兰并非首次因“科技营销”翻车。今年年初,娇兰上新了御廷兰花金致焕采系列,其中,50ml的面霜定价高达6100元,该系列宣称首次采用量子生物学技术,能帮助肌肤细胞焕发如初生般的活力。

但这一说辞很快被国外知名博主打假,认为该技术与量子生物学无任何关系,且与娇兰合作的科学家也在公开场合称,研究合作与“量子”面霜无直接关系。

上述两起事件不仅一再降低了娇兰在消费者心中的信任度,其打造的“科技”、“专业”的品牌形象也几近崩塌。

不止娇兰,仪美尚发现,随着国内卷科技、卷研发的氛围越来越浓厚,近年来不少国内外美妆品牌开始用各类黑科技、稀缺原料等进行包装与加持,在科研上或存在过度营销的嫌疑。

典型如去年8月,Prada美妆曾推出一款售价为3080元的“主动面霜”,宣称含"肌源自适"前沿科技,该技术能让肌肤化被动为主动。但从成分上看,其主要为“18%玻色因、2%维生素CG和0.175%的神经酰胺NP”,这一组合被消费者吐槽“不如黑绷带”,“可能定价里面880元都给了‘Prada’这个logo。”

近日,主打功效型护肤的新锐国货品牌谷雨也陷入争议。其于近日推出的一款售价近千元的精华水,单价甚至超过大牌“神仙水”、“绿宝瓶”。此外,谷雨在官方公众号发文自称,全球顶级科学期刊《Nature》为其进行了专题报道,并宣传其为“首个登上《Nature》的国货护肤品牌”。但此宣传也很快被“打假”,指出该文章并非专题报道而是付费广告,且并非在《Nature》主刊刊登,而是旗下增刊,但在营销话术上打了“擦边球”。

事实上,上述美妆品牌频频用这些营销手段营造出“高端”形象的最终目的,无非是借此来提升产品定价,让消费者为之买单。针对此现象,阿尔伯塔大学卫生法律和政策研究主席Timothy Caulfield提出“科学开发”一词,专门用来描述品牌如何借用新兴科学领域的语言,来营销未经证实的产品。

不少业内人士表示,面对越来越多的此类营销手段,消费者对此的态度也逐渐由过去的“被教育”转变为“会反抗”。

HBG品牌增长研究院院长麦青老师直言,品牌自说自话的时代已经过去,随着消费者心智的变革,如果忽略消费者的需求本质,去做过度的“科技营销”或者“擦边球营销”,不仅不能取得消费者信赖,反而会引发类似上述事件中的质疑,即消费者对于品牌会做出自下而上的反馈。

“美妆品牌和企业的宣传还是要以事实为依据,避免娇兰类似事件的发生。”某新锐品牌创始人补充说道。

此外,麦青老师还建议,品牌在做任何营销时都必须基于深刻的消费者洞察之上。具体而言,需从HBG系统品牌六力模型的产品力、渗透力、内容力、组织力、战略力、品牌资产力等各个维度上,结合消费者的实际体验,避免出现此次娇兰事件中,消费者对品牌或产品形成的质疑与挑战。“如果出现消费者自下而上对品牌的‘挑战’,该品牌在消费者心智中的整体印象都会受到影响。”

-九游会J9·(china)官方网站-真人游戏第一品牌